音乐人加入移动音乐平台逐渐司空见惯的事。音乐人开发移动app或是成为大型音乐平台的一员是当今音乐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胡彦斌、高晓松、汪峰、何炅等人纷纷成为这股潮流的先行者。随着音乐版权的被重视,音乐软件平台以及线上线下平台逐渐抱团取暖,达成合作。当越来越多的音乐人逐渐加入音乐平台后,音乐行业和市场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小编从郑钧以及他的合音量出发,简单谈谈音乐行业的问题和未来。
合音量是怎样的一个音乐app
音乐app合音量和我们手机上常见的音乐软件有所不同。人们一般用的是音乐播放应用,可以搜索,在线收听,下载或是观看视频等。郑钧的合音量是为创作者提供的平台,一个可以创作和展示个人作品的平台。音乐人或是音乐爱好者可以通过合音量这个音乐app上传自己的原创词曲。同时也可以对别人的作品进行改编或是添加元素。当然,即使是对这些不大熟悉的人一样的能够一起参与创作。
合音量app在去年的六月份开始上线,现在已经加入太合音乐。盈利向来是音乐平台重视的问题。合音量的盈利来自于创作者的分成。合音量收取20%的费用,剩余的是按比例给词、曲、编曲和演唱者。由于合音量的经营模式具有分享的味道,为此有人认为它是音乐界的uber。不过在郑钧看来,两者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别,毕竟文化领域的创作难以借鉴那些机械化的模式。
合音量app诞生的背后
一个产品的诞生不会是偶然。它可能是因为行业的环境,解决自身的某种需求,解决众人的需求等。音乐app合音量的开发与郑钧在音乐行业多年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合音量解决行业问题。那么,音乐行业的问题是什么?根据郑钧的解说,当前的音乐行业大问题是词曲创作人的收入低,且没有尊严。
由于唱片公司在中间把持,成为大的利益者。但是在互联网音乐时代到来的今天,音乐软件盛行,人们可以随意在网上下载免费的盗版音乐。唱片公司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创作者的收入更不会有增加的可能。创作人处于劣势是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的事实。
之所以有这样的论断,源于郑钧曾有这样被“压榨”的惨痛经历。当音乐人依靠音乐不能养活自己时,对音乐的创作热情就难以保持高涨,很有可能转行。这意味着音乐行业的词曲创作人渐渐较少,在免费音乐盛行今天,作品的质量令人堪忧。平时用音乐app听歌的人都会知道,音乐软件中一般会有各种榜。为了能有高的人气,花钱打榜的事并不是没有。上榜的音乐不见得是好的,这样的行业邪风打击音乐人的热情。看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关键。郑钧和他的合音量是怎样解决的?
合音量打算怎样解决行业问题
合音量app大的特色是,将大头留给创作者,平台只拿走其中的20%。词曲创作者各有30%的收益,编曲和演唱各有20%。音乐人在合音量里,地位与创作公司有着很大的区别。创作者不是为平台打工,而是创作和被发现。同时创作者还能与用户互动。透明的收益模式不仅能保障创作者的收入,还能让他们有尊严地创作。
版权方面,早先音乐人与平台有电子协议,后来考虑到约束力问题,合音量便与歌手在电子协议的基础上再签文字合同。平台是否能解决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看它吸引的音乐人的能力。从合音量app目前的发展来看,确实解决了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不过人们感兴趣的关于平台收入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郑钧并没有明确的回应。
本文由嘉兴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转载需注明出处/tag_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