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市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所以人们的需求决定着市场的走向。同时市场也决定着哪些产品需求多,市场的导向引发许多公司开始投入到智能家电的研究开发中,特别是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欧洲、加拿大、新加坡、我国的香港澳门地区等)。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司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制定了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规范等,他们共同努力制定出一套符合自己国家国情的方案和标准,提高人民的智能家居生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和欧洲),“智能住宅”这个词就出现了。
制定智能家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不难,最难的是如何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可行的方案。什么样的家电系统才能称得上是智能家电系统,目前还没有给出一个标准。智能住宅的核心是家电的智能化,史上第一个符合当时的环境和科技水平的住宅标准是 1988 年美国制定的《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
1、1990年智能住宅环境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比尔盖茨花6000多万美元,用了7年的时间建造了一座智能化的豪宅
2、1997年10月,为了将科学技术用在帮助残疾人士身上,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很好的生活,英国的BARNSLEY 市把“默特尔”公寓改建成一座智能公寓。
3、1998 年 5 月,在一个产品展览会上,有一个具有智能家居系统功能的产品被展示了。这个产品是一个系统级的,有现代智能家居系统的许多功能,例如可以防盗和查看家庭状况的视频监控和安防的功能,控制系统的家电和用于查看电表的智能抄表技术和用于家庭的软件等。
4、1999 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东京开始研究 HII(Hom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住宅。
5、2003 年,三星也在中国和韩国出售其公司研发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主要是利用自己公司特制的机顶盒和计算机网络,实现控制家中的电气设备以及安防和信息交互等功能。思科公司曾和一家建筑公司在伦敦合作建设了一幢英特网家居(Internet Home)。
早年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缓慢,但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概念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出现。我国目前还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制定出一套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技术标准,但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始着手并积极地研制开发中,国家也开始制定出相关的文件并发布相应的政策支持智能家居的发展。早期的智能家居系统采用的是当时比较实用的并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技术。我国无锡的泰德新城是第一个在小区这种相对大一点的范围把电脑融入智能住宅的城市,这个小区在当时可以说有智能住宅的风格,并且小区沿用了我国传统的园林技术,增加了小区环境的优美景色看点,具有中国特色。这些智能住宅的中心是依托于物业管理,每个住宅是其中的一员,使用的传输介质是当时比较受欢迎的有线电视宽带,这些住宅已经有了安全、网络和自动化的部分功能。这座智能小区建设后不久,为了能够赶上时代的步伐,泰德新城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小区内增加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使小区之间能互通信息并且可以享用其他小区的一些资源,而且还把网络连接到一些比较大的网站上,每个家庭都搭建了网络,每个房间都能
相互通信。泰德新城是我国智能家居系统中最早的一个典范,它给社区管理和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为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