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答题类的APP在各年级学生中悄然地流行,有的学生表示有了“搜题APP”,答题so easy!甚至套用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广告语,来表示对这类APP软件喜爱。据了解,排名靠前的几款软件显示的下载量均在1000万以上,个别软件高达2000万。一些教师和家长达成了“弊大于利”共识,甚至认为此类软件可能导致学生思考和沟通能力弱化。有的专家也提醒,通过搜题软件了解解题的思路没有问题,但过度依赖则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方便、快捷、题库的庞大,是采访中一些同学对答题神器APP的普遍的看法。 “作业帮”“阿凡提”“学霸君”三款排名靠前软件,小学至高中各个主要科目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三款软件进行搜索,三款软件操作流程类似,拍照、上传、搜索、出答案,搜题时只需横置的手机对题目拍照,系统将自动地读题与题库进行匹配,继而得出答案和解析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将手机对准任意的一行文字进行拍照上传,基本都会得到“答案”,“答案”内容都与文字中关键词有关。
有专家分析,使用“搜题软件”主要是两种学生。一种是学习成绩比较好、自控能力很强的学生,他们平时在解答作业或参加兴趣班遇到难题时,会通过搜索题目的难点及解答思路,借此分析出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出现不足,加以改进。还有一种学生,他们下载这些软件主要是为了做作业找答案时方便,并不关心解答过程。这类学生并不在乎自己有没有弄懂,下次遇到同类型题目仍然一头雾水。
实际上,这类APP软件就是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遇到难题时同学、老师或家长的角色,软件给出的答案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正确。因此,学生应该有怀疑精神,不能把这类软件作为获取答案的捷径。对于搜题软件的“走红”,媒体评论员梅剑飞认为,这与当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无关系,而如何有效地规避搜题软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才是问题的关键。
新马高级中学教师尤力表示,搜题类软件要注重反作弊功能。有APP负责人回应,使用软件的大多是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这类学生并不想要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要了解解题思路,现在部分软件已经有严格的反作弊系统,每个账号都有权限,每天的提问次数有限制,部分软件还会辨识学生上传的图片,如果是一整张试卷而不是单个问题将会屏蔽答案。
尤力坦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内心更期待学习有捷径,渴望“速成”。而在 “变”的时代,教育能否多点返璞归真,注重“人”的教育值得深思和商榷。
APP搜题软件的流行也给学校和老师带来了思考。业内的专家表示,搜题的软件的出现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出了教育工作者对于作业是否改进问题。部分的专家认为,应该给孩子布置更多探究性、开放式的作业,这样作业不需要标准答案,而是需要对知识进行收集和处理,并作出自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