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动互联网是跨界融合的时代 去年11月,我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是跨界融合的时代的观点,半年多过去了,回顾总结一下这半年多来的国内互联网领域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证实了移动互联网跨界融合的趋势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加速。 手机app开发 嘉兴app定制 www.lei-niao.com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倡“互联网+”,正式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把“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成为了国家战略。 还有,在这半年里发生了互联网领域合并的大事: 一、滴滴快的合并合并,现估值或达150亿美元 二、58同城或与赶集网合并, 估值近100亿美元 另外,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进行着跨界融合的步伐。 一、阿里巴巴的跨界合作案例。 1、阿里与云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上海与阿里战略合作 推动“互联网+”落地。 3、福建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 将以互联网+构建数字福建。 4、支付宝钱包、微博和手机淘宝一个平台+三大亿级入口,打造“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 5、美的阿里战略合作 今年电商合作销售110亿元。 6、支付宝开通城市服务 违章出境挂号全支持。 7、阿里巴巴与上海国际电影节达成战略合作。 8、阿里与光线传媒达成战略合作 三年联手制作五部电影。 9、苹果将与阿里巴巴在移动支付领域进行合作。 10、沃尔玛接入支付宝,首批25家门店支持支付宝付款。 11、银泰拟联手阿里打造O2O新型购物中心。 12、嘉兴多家大型医院可使用支付宝进行缴费。 13、阿里腾讯厮杀“互联网+” “智慧城市”成新战场。 14、阿里成立智能生活事业部 进军智能领域。 15、阿里与新浪爱问战略合作 共建医疗健康生态圈。 16、粤传媒联手阿里与上海万象。 17、阿里云与万科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打造国内首批联网的"未来小区"。 18、支付宝添加聊天功能迎战微信。 19、阿里与美Lending Club合作:为美国小企业提供贷款。 20、阿里影业与深圳广电战略合作 初试电商定制剧。 21、阿里娱乐宝与耀莱影视合作 3年1亿元投资成龙电影。 22、阿里云确认与12306合作 订票系统或不再瘫痪。 23、阿里健康宣布与白云山合作医药O2O、未来医院等。 24、阿里影业与四川卫视合作,打造“T2O”。 二、腾讯的跨界合作案例 1、四川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推进互联网+落地。 2、贵州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3、天津市政府与腾讯签署“互联网+”战略合作。 4、上海市政府与腾讯签署协议 共推"互联网+"。 5、微信与家乐福达成合作 购物可微信支付。 6、宝马汽车拟整合微信 无需腾讯对微信作任何改动。 7、微信、支付宝等已完成Apple Watch支持。 8、微信支付与首都机场的合作。 9、南京首现“微信卖房” 1000元订金可微信支付。 10、腾讯“互联网+汽车”来了,宝马QQ正式上线。 11、腾讯与贵州百灵达成“互联网+慢病医疗”合作。 12、嘉兴银行牵手腾讯 提供百亿意向性授信。 13、腾讯发布“TOS+”智能硬件开放平台。 14、富士康腾讯联手做智能电动车。 15、微信O2O生态链起底:第三方打造“智慧生活”。 16、万科腾讯跨界合作:合推地产互联网金融产品。 17、微信支付首发津城实体商场。 18、微信正在酝酿推出“微信阅读”APP产品,融合社交和阅读。 19、腾讯推血糖仪“糖大夫”:与微信打通。 20、腾讯发布互联网+教育解决方案,走进各个大学。 21、腾讯携手森巴互动正式进军“早教互联网+”。 三、百度的跨界合作案例 1、百度领投51用车 。 2、百度地图上线用车平台, Uber已被接入。 3、百度邀请1000家品牌商再次进军电商业务。 4、华为百度达成合作,探索室内导航及O2O服务。 5、奥迪称与百度合作开发导航地图数据等车联网功能。 6、百度与韩国KOTRA合作, 主打跨境电商。 7、百度与中国移动达成战略合作。 8、李明远谈百度O2O:以自营+开放连接3600行。 9、百度与小米曲线进入华策影视。 10、百度入局电影业,意在O2O和影视投资。 11、百度直达号接入首家快递企业。 12、学大牵手百度作业帮做教育大数据,推进“个性化教育”。 13、百度抢先推出炒股软件, 互联网大佬圈地证券业。 14、百度200亿元投资糯米。 四、小米的跨界合作案例 1、李宁与小米手环达成合作联手推智能跑鞋。 2、小米京东战略合作 旗舰店正式入驻京东商城。 3、小米手环与支付宝战略合作。 4、小米欲巨资入股光线传媒。 5、雷军跨界拍电影亲自演戏了,饰演“教父”。 6、华策影视与小米达成合作。 7、雷军布局二手车电商, 投资人人车。 8、小米宣布千万美元投资优酷土豆。 9、小米砸6000万进军家装。 五、京东的跨界合作案例 1、京东将招募1000家初创团队,孵化100家智能硬件团队。 2、科大讯飞与京东注资1.5亿拓展智能家居业务。 3、京东与链家合作推自如白条:可分12期付房租。 4、京东布局医药电商 与上海医药成立合资公司。 5、京东数千万美元投资生鲜电商天天果园。 6、绿地和京东合作:启动首个房企品牌馆。 7、京东欲购洋码头 半路杀入跨境市场。 8、京东与国航联合启动“众筹航班”项目。 六、乐视的跨界合作案例 1、乐视展与北汽合作样车 将于1至2年内投入量产。 2、乐视打造互联网生态电商。 3、乐视体育和飞鸽发布智能自行车。 4、乐视宣布成立音乐公司,将致力于颠覆传统音乐产业。 5、乐视与迪信通合作, 迪信通4000家店面全部转型。 6、乐视发布智能汽车系统, 将打通手机、电视及汽车。 7、乐视成立Leie智能公司专注智能硬件。 8、乐视联手沪江网进军在线教育, 将推教育盒子。 9、乐视与联通合作推出1899元定制机。 七、360的跨界合作案例 1、酷派与360正式成立合资公司:首款手机面向高端市场。 2、学大教育与奇虎360成立合资公司。 3、华远将与360深度合作 启幕互联网+房产。 4、360与国药集团合作成立售药电商平台。 5、周鸿祎联手光线传媒进军视频业。 八、陌陌的跨界合作案例 1、陌陌上线电商商城。 2、陌陌或将大举杀入拼车市场。 3、陌陌将进军视频领域,推出网络视频表演业务。 九、微博的跨界合作案例 1、微博购车季总订金破92亿,14天预订超6万台车。 2、微博与爱奇艺战略合作,打造一站式“跨网互动”。 3、微博做微电商推微博橱窗,让达人推荐商品。 十、58的跨界合作案例 1、高德将与58到家达成全面合作。 2、58同城宣布与陌陌战略合作,抢占移动入口。 3、58同城2.6亿美元收购安居客。 十一、其他互联网公司跨界合作案例 1、赶集网与滴滴打车牵手,开新营销合作模式。 2、赶集网与房多多达成深度合作,或进行交易分佣。 3、大众点评结婚业务拓展上百城市,将进军亲子业务。 4、搜狗与携程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切入新生搜索市场。 5、51Talk宣布完成对91外教收购 。 6、盛大文学与腾讯文学合并,阅文集团正式挂牌。 7、中信银行与顺丰集团跨界合作。 8、春雨医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健康大数据实验室。 9、春雨医生试水服务电商:将基于医生咨询在线售药。 10、优酷土豆与大疆合作, 抢羹航拍市场。 11、暴风科技:联手海尔进军互联网电视。 十二、传统企业跨界合作案例 1、万达与腾讯、百度战略合作。 2、万科与万达建立战略合作,两万将超千亿级。 3、万达20亿买快钱51%股权, 试图打造最大O2O帝国。 4、联想首次插足电商, 称涉农板块市场超10亿。 5、娃哈哈宗庆后跨界研发机器人。 6、任正非小心跨界:华为投向汽车领域。 7、董明珠格力手机半年内上市, 或涉足汽车。 8、疯狂英语李阳:做“疯狂手机”。 9、汽车比亚迪跨界穿戴设备,未来将推出智能手表及眼镜。 10、卖牛奶的蒙牛也要跨界涉足智能硬件。 11、中国银行涉足海淘导购,建全球购专场。 12、杭州银行跨界做电商,两者相互渗透或成趋势。 13、任泉李冰冰黄晓明三明星跨界进投资圈。 14、明星吴奇隆跨界做手游。 15、宋城演艺26亿收购互联网演艺平台六间房。 16、唱吧麦颂与众筹客合作,将通过股权众筹方式开店。 十三、合作失败案例 1、携程去哪儿合并破裂:谁来主导没谈拢。 二、“互联网+”只刚刚开了个头 总结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领域跨界合作案例可以看出:目前,跨界融合主要有三股力量。 第一、互联网巨头们阿里、腾讯、百度、小米、京东、乐视、360等巨头是跨界融合的主导力量,它们有同样一个目标,通过跨界融合建立自已的生态圈,不断扩大生态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向各个领域不断延伸。 第二、其他互联网公司也是跨界融合的主要力量。 第三、传统行业的巨头们也在尝试跨界合作,但并不多。 国务院前几天刚刚发布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目前,跨界融合只有巨头在行动中,其他还没有行动。对于传统行业来说,“互联网+”如何落地?还是比较迷茫的。 政府是“互联网+”的倡导者、引导者,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行业是“互联网+”跨界融合的主导力量,目前只有互联网巨头在主导“互联网+”,其他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行业还没有发挥力量。如果只有政府在前面倡导,引导,后面的传统产业没有跟上来,那“互联网+”不能真正落地。只有发挥传统行业的力量,“互联网+”才可能真正落地,如何发挥传统行业力量,是“互联网+”的关键所在。而要让传统行业发挥力量,道路还比较曲折,“互联网+”这篇文章或许只是刚刚开了个头?后面怎么写,高潮在哪里?结局在哪里?这些还充满不确定性,还需不断探索。(文/杨斌) 三、移动互联网未来趋势 每日十条总结了一些未来五年到十年的趋势发展,仅供思考。 一、未来将出现行业巨头 “互联网+”是产业重构,互联网正由PC时代向移动时代演进,从一个万亿级市场空间,走向数十个万亿市场空间。每个行业都将会出现巨头。 二、消费市场规模达到30万亿规模 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达到30万亿规模,但大部分消费产品还没有互联网化,而所有消费行业却都可以O2O化,在消费领域,新的大的商业机会就是O2O。 三、O2O预计十年后规模将超过10万亿 预计未来十年O2O整个市场规模将超过10万亿。 四、电商销售额2019年将达1万亿美元 报告显示,中国在线零售市场的销售额在2014年将达到4400亿美元,占据中国总零售销售额的9.8%,然后每年以19.9%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直到2019年达到1万亿美元。 五、移动电商结合大数据进入个性化时代 移动电商与大数据的结合正使移动电商进入个性化时代。 六、移动电商未来会逐渐实现“所见即所得”、“所想即所得” 七、社群颠覆未来:社群商业将重塑产业形态 互联网社群催生更多的新的经济模式、产业模式,生态内组织模式和组织关系的场景创新将带来整个经济体系的大变革。未来10年内,社群商业将重塑产业形态。 八、未来经济一定是共享经济形态 未来经济一定是一种共享经济形态,这种共享经济形态源于对数据的利用和共享。 九、分享经济未来10年营收将增长数十倍 普华永道最新调查显示,“全球分享经济公司的营收目前约为150亿美元,而到2025年将增长至3350亿美元。 十、 “O2O+C2B+众筹”成电商解决方案 垂直电商应当更注重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O2O+C2B+众筹”属于线上线下深度整合的模式,对垂直电商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十一、移动电商在垂直细分领域封侯 在移动电商垂直细分领域,未来将会产生很多估值10亿美金以上的公司。移动电商的时代,传统电商的垄断霸主地位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多垂直细分领域的各路诸侯。 十二、场景电商将成为入口争夺 信息入口的争夺之后,场景的争夺正成为今天电商升级与创新的必由路径。 电子商务的全新范式,是以人为中心的全新连接,是场景电商的不可逆,是全渠道的溶解与融合。这是一个场景时代的到来。 十三、M2M模式或是移动互联网未来 M2M模式或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未来。M2M,Mobile to Mobile,指用户通过手机移动端获取商家在手机移动端提供的服务,用户在移动端进行消费、支付和社交,商家在移动端完成经营、收费和管理。M2M新模式的核心就是未来商家、企业对大众提供私人订制且移动的服务。 十四、运动社交O2O有想象空间 据测算,13亿人就有2亿运动人口,未来可想象空间大。 十五、房地产O2O有强烈的需求痛点 房屋销售是一个匹配问题。从购房人的角度来说,是寻找到一套合适的房子;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是快速地把开发的房子卖掉。新房销售模式面临变革,线上线下融合(O2O)是大势所趋。 十六、物联网将带来3万亿美元GDP增量 据一个国际权威机构估算,在未来20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三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 十七、 “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这个规划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十八、智能制造是主攻的方向 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制高点的问题。还有一个切入点的问题,或者说主攻的方向,抓智能制造就是我们主攻的方向。大约花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一些试点和示范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十九、智慧城市大动工4万亿 智能交通、数字化医疗、智能政务、水资源管理、安全监管、智能楼宇和园区等等,这些都是发展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领域。 二十、物联网高速发展全球经济获益1.9万亿美元 物联网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Gartner预测,物联网将使全球经济增长1.9万亿美元,到2020年,物联网公司的直接营收将达到3090亿美元。 二十一、到2020年 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市场份额 到2020年,培育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至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市场份额。 二十二、家庭辅助类机器人解放人类双手 家庭辅助类机器人解放人类双手,用户可以通过向机器人下达声控指令实现诸如打开空调、煮饭、洗衣服等生活服务。 二十三、“互联网+”的未来是人工智能 未来真正的“互联网+”的是人工智能。互联网革命所产生的数据最终将解放我们的大脑,到那时候我们甚至不用思考,以后的我们智力,脑力劳动也是一种锻炼,但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过程。 二十四、机器人记者写财经报道 美联社开始尝试财报的自动化报道,让一种机器人负责快速、全面、准确地发布消息,这是未来新闻报道的理想形式。 二十五、智能硬件创新进入协作时代 开放协作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内核,尤其适用于智能硬件行业。对一个小型创业团队来说,硬件新产品的孕育非常难,整个过程要经历资金筹集、供应链把控、产品设计、软硬件结合、市场推广营销等诸多复杂环节,每个环节的跨越非常艰难。 二十六、可穿戴设备市场还得靠女性用户 女性是可穿戴设备的理想客户。在面对那种外观精美、同时还具备实用功能的首饰和手表时,她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 二十七、未来10年内智能眼镜会比手机更受欢迎 报告称智能眼镜在未来10年内将会比手机更受欢迎,智能眼镜能够在为佩戴者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解放其双手,这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而未来普通消费者也会有这种需求。 二十八、可穿戴+社交或是个趋势 未来,可穿戴+社交可能是个趋势。 二十九、智能家居将会平台之争 智能家居现阶段,各智能硬件或设备公司处于各自为战、各建标准的状态。智能家居今后将演变为一个集团和集团,甚至是一个联盟和另外一个联盟之间的竞争。 三十、智能家居创新方向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身体健康监测、家庭视频娱乐设备、云端可视对讲摄像头、电子猫眼、智能门锁、老人与小孩关怀照看、智能音箱、智能茶几、智能镜子等。 三十一、智能家居要从高端人群入手 智能家居要从高端人群入手,这些人群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并且居住条件也比较好。 三十二、未来智能化趋势:屏幕无处不在 未来我们将迎来一个屏幕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借助虚拟屏幕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交互各种多媒体信息,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将彻底变革。 三十三、语音识别会推动物联网的革命 语音会是改革互联网的很大一个因素,会推动物联网的革命,比如汽车界面、家用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 三十四、未来高科技创业趋势是大数据结合机器智能 出当前技术发展三个趋势,第一,云计算和和移动互联网,这是正在进行时;第二,机器智能,现在开始发生,但对社会的影响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第三,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结合,这是未来时。 三十五、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到来 未来所有的事情会通过物联网被连接起来,无论是手提电脑,或者是手持的仪器,还是电脑,还是眼镜,还是衣服鞋子、墙等等所有的事情,甚至是一头牛都可以被物联网联系起来。 三十六、大数据即将颠覆改造的十大行业 未来,大数据将在各个垂直行业产生更多想象空间,除了金融,电信、健康、媒体广告、零售、交通、政府、智慧城市、房地产和家居家电等都将产生机会。 三十七、大数据整个市场还在初期阶段 目前大数据整个市场还在初期阶段,需要挖掘数据的价值,需要挖掘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 三十八、5G时代是万物互联时代,未来十年将是巨变的时代 5G时代是万物互联时代。预期5G将于2020年开始商用,促成自动驾驶、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医疗保健、智能家居、万物互联的智能传感器等应用场景,更是连接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构建全球10亿联接的全面数字化时代。 据预测,2020年有50亿人会互联互通,到2025年,会有500亿的物体联系在一起。 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把万物互联变成了可能,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在5G时代更加不可阻挡。 三十九、未来十年教育体制将发生大变 预计的未来十年,在移动互联网巨大影响,教育体制将会大变。 四十、在线教育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师真的积极拥抱互联网吗?在线教育推广的时候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行为方式。 四十一、人工智能或成破在线教育迷局突破口 在未来,在线教育和人工智能如果发生融合,那么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享受到平等的、高质量的教育,将由愿景变为现实。 四十二、在线教育结构眼下痛点是升学和就业 目前,在线教育对用户来说,最大的驱动力是升学和就业,如何满足用户的刚需,成为在线教育结构眼下竞拼的痛点。 四十三、诞生千亿市值的农资服务巨头 未来在拥有万亿市场的大农资领域,有望诞生千亿市值以上的农资服务巨头。 四十四、移动医疗下一个百亿企业 移动医疗或是下一个百亿企业。目前,移动医疗在医生端、患者端仍有很多痛点没解决,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 四十五、大健康时代 随着医改的深化,一个集医疗、养老、保健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医药大健康产业正在形成。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刚刚起步,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供需矛盾突出。 四十六、大娱乐时代 随着80、90后已经成为中国消费主力,他们对于参与感的要求加剧,商业要融入娱乐的元素,才能打动年轻人,营销同时也是“秀场”。 四十七、在线旅游业想象巨大,可以成为电商 在线旅游行业市场空间很大,目前国内人均旅游消费只有美国十分之一不到,在线旅游行业后劲很足。 四十八、五年内互联网金融会有爆炸性增长 四十九、中国媒体如何谋变下一个十年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如何找到核心价值观与商业利益的平衡是一个长期命题,这需要所有媒体人共同努力。 五十、媒体客户端已成红海 每天多次打开新闻客户端的用户占比达到了77.5%。媒体类的客户端到现在已经是红海,竞争非常激烈,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旧的媒体。 五十一、用个性化加社交化推荐新闻 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新闻是发展的理念。 五十二、任何高频入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随着移动端变得越来重要,任何可能高频打开的入口都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五十三、高校成移动互联网必争之地 高校正成为移动互联网必争之地。截至2014年,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达到了23.8%。传统观念看起来非主流的90后和00后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主流用户群体,高校学生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锋人群,他们的需求引领着移动互联网的方向。 手机app开发 嘉兴app定制 www.lei-n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