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巅峰期,手机终端的极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手机行业的发展。
1月7日,国内最大的移动分发平台和中国手机游戏第一平台,360手机助手和360手机游戏共同发布了《中国手机应用行业趋势绿皮书2017》和《中国手机游戏行业趋势绿皮书2017》两份行业深度报告。这两份报告客观、权威地反映了国内智能手机用户、手机游戏玩家、手机硬件厂商、及手机APP下载现状,并对整个移动生态进行了详尽分析。
嘉兴小编认真阅读了两份报告,结合了目前的互联网市场,整理总结出:2017年,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
1. 在过去4个季度中,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性别比例悄然发生了变化,女性比例从2017年第四季度的41%上涨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47%,移动互联网的性别变化无疑将对广大应用开发者带来全新的启示:大量具有女性属性的自拍、购物、美容、分享类应用将大受女性用户的喜爱。
2. 今年以来,一线城市涌现大量独有的新兴APP,吸引大批尝鲜用户,预计未来一年将会扩散到二三线城市。
3. 5英寸以上大屏手机的占比也越来越高,2017Q3已接近36%。手机的大屏化极大满足了用户的娱乐、办公和阅读等各种需求,未来智能手机必将占据用户的大部分时间。
高像素摄像头也已成为主流机型标配,极大提升用户拍照体验的同时,还将为相机类或者图片类APP带来新的机遇。
4. 2017年,“中华酷联”四大国有手机厂商遭遇“寒冬”。一方面,来自小米、华为和中兴开始动摇三星的绝对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联想和酷派市场份额继续萎缩,传统的手机硬件厂商HTC用户使用率从2017年第四季度的5.8%迅速下滑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3.5%。
5. 用户下载行为向手机端转移已成定局,2017 Q3移动应用下载手机端的比例首次超过PC端,达到51%。未来移动互联网将占据大部分流量。
6. 从用户活跃时间来看,周六最明显,周日次之。其中,以游戏用户尤其明显,周六的活跃比例比平时高出10%。用户活跃时间高峰期集中在中午的12点-13点,晚上的20点-22点。
相比之下,游戏用户在白天更活跃,其夜间高峰期也比软件用户早(20点),可以想象用户睡前不便动手操作游戏,所以夜间时间都留给阅读和视频类软件。
7. 移动搜索下载增长迅猛 新手妈妈来者不拒育儿类APP。360数据显示,移动搜索对用户越来越重要。从去年Q4到2017 Q3,用户搜索下载占比不断增长,尤其是今年Q3暑假带来大量主动搜索使得这一比例达到了35.2%。
8. 网民下载APP近四成为游戏 摄影类APP异军突起。报告数据显示,2017 Q1以来,移动应用上线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Q3环比增幅超过30%,尤其是软件的增速非常明显。不过,游戏的上线量开始放缓,可以看出游戏产业开始回归理性。
不过,游戏下载量依然庞大,占整体下载比例接近4成。如果遇上寒暑假,这个比例还会有所上涨,比如2017Q3(暑假)相比2017Q2上涨2个百分点,2017Q1(寒假)比去年Q4上涨3个百分点。
9. 2017 Q3新上线应用仍以工具类居首位,视频次之,这两类APP也连续四个季度位列TOP5。除此之外,数据还显示美化类APP下沉,而摄影类APP异军突起,从Q2开始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在TOP5中。
10. 休闲类游戏连续4个季度高局榜首。2017 Q3卡牌类游戏突破10%,上升到TOP2,而RPG游戏也从8%涨到10%,位列第三。
11. 今年Q3在线订餐APP下载量暴涨。在线订餐对用户而言节省了时间、改善了用餐体验,对商业而言则推动了餐饮行业信息化。不过,在线订餐还需要更多时间去完善线上用户体验、增强线下商家信赖以及维护最后的配送环节。
12. 匿名社交APP仍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目前周下载量已经超过50万,其中陌陌占据50%左右,形成一超多强的匿名社交格局。
13. 金融理财APP下载量节节升高,周下载量已经增长到134万,市场潜力非常巨大。随着手机随身记账、查账或证券资讯逐渐颠覆传统金融理财的模式,用户理财更加智能化、碎片化。金融理财APP也借此成为各种理财产品的分销渠道,甚至有些平台向互联网金融价值链纵深挺进,比如P2P网贷。
14. 主流APP TOP 500的城市分布显示,北京占到四成,其次是上海和深圳;一线的嘉兴市稍逊于杭州,二者为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则有厦门、成都、合肥。
15. 主流APP市场格局早在2012年就已形成,TOP 500中68%的APP在2017年以前上线。传统互联网巨头利用先发优势最早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相对比较容易,而APP后来者如果没有强大背景,进入门槛将越来越高。
16. 从TOP 500 APP的数量上来看,生活类APP居首位,相应的下载量占比则排到第5,该品类属于蓝海市场。视频类APP则正好相反,该品类个数占比远低于下载量占比,属于红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