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2017,回顾2017。2017年,作为APP开发者,干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被苹果拒绝,修改更新,拒绝,修改更新.....无数次才换的一次成功。尤其是刚进行那段时间,对苹果条款了解不深,踩坑的几率更是频繁。
苹果的审核周期一般是1个星期到2个星期之间,大多数时候是2个星期,这时间对于互联网的快节奏来说,简直就是致命,如果你有竞争对手在后面跟着你,那被拒一次对于你来说更是一种深深地伤害。
今天,小编总结一下:去年一整年在iOS开发道路上的踩过坑坑洼洼,虽然有些是低级错误,但是足够印象深刻的。
1. 字眼问题 记得有一个APP的界面里出现“无节操”的字眼,被拒绝了。理由是:不雅词汇,使用户不适。当时我真的是懵了,不雅!不适!好吧,后来就改成“闹着玩”,就通过了。
2. 避免“beta”字样 上一次,App里加了个不完美的功能,于是加了个“beta”的字样,被拒绝了,理由是:App里不应包含测试版的功能,不能出现“beta”字样。好吧,小编只能写了个代码,判断审核期里不显示beta,上架后再继续显示。不过后来每次审核,都没人再管里面的beta字样,估计是因为审核的人不一样吧,关注点不同。
3. 没有提供测试账号 有时候开发的APP不需要测试账号,但是还是随便填了个,然后就过了。
4. iOS大小写规范 这个就比较容易懂了,在简介里如果涉及到苹果的商标或者词汇,一定一个字母都不能错,包括每个字母的大小写。
5. 没有隐私声明 之前帮助用户开发一款输入法APP,就必须得提供,我就从搜狗输入法那里copy过来改了改放在自己服务器上的,然后就过了。
6. 不允许鼓励评论 之前在微博发了条微博说去App Store评论有奖品送,不知道被举报了还是咋滴,苹果发了个邮件说不允许鼓励评论,然后还有一个加拿大的电话打过来跟我确认情况,我说了情况后,她说下不为例即可,还是很nice的。全程中文沟通。对了,在苹果所有涉及审核上架邮件沟通等环节,尽管使用中文,他们有专人负责的。
7. 第三方输入法必须提供数字输入的功能 这个我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必须要加入,之前做的时候没有看条款,最后因为这个,我错过了第三方输入法第一波上架潮,iOS8正式版出来后,落后了好几个周才上架。
以上是小编去年在iOS开发道路上踩坑的小总结,暂时就记得了这么多,以后会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