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数据价值
追赶中的不断摸索,让徐钊和他的团队越走越顺。徐钊认为,要帮助加盟酒店的管理人员更好的来做他们的工作,对管理者来说有两点特别关键:第一,客户体验到底怎么样,体验如果不好的话,不好到底是在哪里;第二,你的价格策略到底对不对,怎么定价格。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市场当中,你跟你的竞争对手比起来,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价格管理。这就不仅仅停留在表面,需要去挖掘数据的价值。
其实在进入旅游和酒店行业之前,徐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IT人士,也曾经是戴尔总部最早派驻中国的管理专家之一。13年在戴尔的工作经验,已经让他养成了严谨的职业习惯,特别是在数据的敏感性上。现在,大数据讲得很悬,动不动提大数据应用,其实戴尔很早就有数据分析团队了,决策也都用数据说话,小到每周制定工作计划前都要先看运营数据,找出运营中的问题,再分析产生的原因。就这样一层层剥开,最后工作计划也就一目了然了。他认为,连锁酒店运营管理也应该建立数据分析的习惯,拿数据说话,绝对不能想当然、凭感觉。
在管理工具方面,速8专门为加盟商开发了工具,一开始做的有点像call center,但随着智能手机、4G的使用日益普遍,速8有针对性的开发了“业主小秘书”,通过这个应用,速8的加盟商和酒店管理人员随时可以看到,每日、每月的运营数据。另外实时的房态,包括某天房间的出租是什么情况,以及未来几天的房态,这些预订情况酒店管理者都能够很清楚的获悉。
据介绍,当前速8酒店与大数据公司百分点展开了合作,开发了价格监控平台。这个平台让酒店的每位区域经理,每天第一时间就能看出区域中哪些酒店的价格设计得不合理,能马上给出建议做调整。
价格监控平台还很快让管理者洞察到了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例如,之前许多门店管理者认为,要给某个大渠道特别优惠的价格。价格监控平台则分析发现,这样的定价策略,其实对速8门店并非有利,它导致门店失去了其他渠道给它带来客源的机会。发现这个问题后,速8酒店管理层可以帮助门店及时做出了调整,减少价格不一致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徐钊团队还与百分点合作开发了速8酒店集团的BI(商业智能)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时运行分析着集团旗下近千家门店的PMS (前台管理系统)经营结果,客户体验、价格设置、客源分析、会员发展、CRS(中央预订系统)等管理层关注的几类数据。
当把这些不同数据相互关联,就能洞察到一些以前不曾发现的需要改进的工作线索。比如,大家都说现在经济不好,对酒店的生意影响很大。但BI平台显示,有一些做得非常不错的酒店,它们在客户体验、会员发展上通常都做得比较突出。提炼出这些亮点后,速8总部可以迅速地把它们推广到其他连锁门店。
聚合数据之后到底要怎么用?这是徐钊近期考虑的一大重点。“我希望的是,下一步能够推出类似于酒店运营“诊断报告”之类的东西,初期不用太复杂,就是每家酒店都有五张诊断图表,这五张图可以让管理者清晰知道,目前酒店运营是否达标、正常。如果不正常问题出在哪里,哪些事情应该去做,每家酒店待挖掘的潜力是在哪些方面等。”徐钊如是说。
以前做这些数据的抓取、处理、整合,然后产生报告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现在通过云平台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快实现,起码在酒店业的尝试是可行的。徐钊的观点就是,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和方法,把酒店管理的经验整合起来,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运用,帮助每个即使经验不够丰富的店长做好管理,起码为他的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提高内部工作效率
最后回到速8本身,IT的作用就是怎样帮助公司内部来提高工作效率。徐钊认为,大多数的连锁酒店都有三个主要的发展过程,一是寻找投资人,也就是加盟商。这个加盟的过程就是客户关系管理,需要的系统基本上有点像传统的CRM。一旦确定要加盟,就到了第二个阶段,一个建设的过程。其中主要包括房屋土建或改造,设计、装修、网络安装、房型装饰布置等等。这其实是一个项目管理过程,需要做各合作方的协调。硬件都完成之后,要为开业去做规划,建一个团队,业务培训;硬件、软件、团队准备到位之后,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运营。一个常规的运营阶段,这个时候就看每天的入住率、价格,收入,宾客的评价等很多方面相关信息。
这基本上是与速8类似的特许加盟连锁行业企业必经的三个阶段,过去这三块的管理往往是分开进行,每块的团队不同,各自的标准也不一样,相互之间有的时候是矛盾的,还会发生责任推诿的情况。
管理的问题暴露得很突出,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了解,在管理粗放的时代,这些数据都是在自己部门的数据库中,一开始数据量都很小,所以每个部门用几个Excel表格就完成了,但随着数据累计,一旦出了问题再去查核这些信息时,非常麻烦,效率也低,会影响项目的进度。那么有没有这么一个工具,能把这三个过程的管理问题都覆盖进去,消除那些数据的混乱呢?
于是,徐钊就带领团队开发了这样一套加盟体系管理系统,帮助总部管理部门的各个团队协作办公,“运用了这套系统以后,2015年企业员工数量减少了15%,但是我们完成的业务量比以前至少提高了30%。利用这套系统的便捷性以拟定加盟合同为例,本来签订合同是一个线下的工作,需要双方就条款,包括加盟费、保证金这些细项去商定,表面上看需要有大量的信息录入,但基本上都是细微的调整,其余大部分篇幅都是固定的模式。通过在系统里开发相应模板,对同一类型的加盟体系新增店,仅需输入几个关键数据,合同就可以自动生。当然如果有一些特殊条款,在原合同基础上做一些调整就可完成。这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出错率。”
由于数据进入系统后可以直接在各个环节被利用,之前提到的各个部门之间数据不互通,管理杂乱的情况也被消除了。现在只要打开任何一家酒店的管理名目,都能清晰看到开发、营建和运营的详细进展情况及指标差异等,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回归到徐钊最初的想法,“一类是住酒店的客人;一类是加盟酒店的投资商;还有一类是公司员工。我们希望能够运用IT新技术为这三类客户提供强有力的工具,让他们能够方便的运用,满足需要,提高效率”。